2021届本科员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已进入后期阶段,为使公司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现对2021届本科员工毕业论文(设计)后期工作及第二次答辩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领导机构
成立“学院2021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会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主任委员:石东平
委员:程正富、杨守良、梁康有、夏继宏、廖长荣、张晓宇、包宋建、张东、曾令刚
秘书:包宋建
主要职责:
①指导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②组织协调各小组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③指导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评价与考核;
④深入答辩现场,检查答辩的具体组织情况和答辩过程;
⑤秘书根据本方案,即时通知到涉及该项工作的每一个人员;
⑥秘书负责答辩场所的布置。
2.各项目组负责人
张晓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含对口)、信息工程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廖长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时间安排
2021届员工毕业(论文)设计后期工作安排表
时间  | 			工作内容  | 		
5月6日上午12:00之前  | 			将定稿后的论文打印两份,以及指导教师审阅表和交叉评阅表各打印一份,交指导教师评阅和交叉评阅教师评阅。  | 		
5月7日上午12:00分之前  | 			由员工自行前往指导师和交叉评阅教师处取回评阅表和论文。  | 		
5月7日下午4:00分之前  | 			员工将以下材料按顺序用长尾夹夹好后交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再将材料交各系系主任处。 1、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承诺书 2、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3、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4、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记录 5、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 6、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7、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8、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审阅表 9、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交叉评阅表 10、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由辅导员审查) 
  | 		
5月7日下午4:00分  | 			公司组织进行集中评审(各答辩组组长参加)及 答辩工作会(各答辩组组长参加)  | 		
5月8日上午12:00分之前  | 			公布参加答辩的员工及安排(见附件1)。  | 		
5月9日上午 8:00  | 			毕业实习汇报  | 		
5月9日下午 2:30  | 			第二次答辩  | 		
5月11日前  | 			员工将论文(设计)传到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查重率不得高于30%,如果查重率高于了30%则论文(设计)视为未通过。  | 		
5月13日-1月15日  | 			公布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名单、成绩统计、评优评选、撰写毕业设计总结。  | 		
5月16日下午5:30分之前  | 			根据学院毕业设计装订要求,将装订好的毕业设计(论文)一式两份交各系主任审查(审查通过后,1份交给系主任,1份由指导老师领回自己备份)。  | 		
5月18日  | 			上报学校有关毕业设计材料;教师完成网上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材料。  | 		
注: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注意时间节点,千万别错过时间。
三、毕业论文(设计)审阅和交叉评阅
1.指导教师评阅: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撰写评语,填写“评阅教师评审阅表”,指导教师评阅后进行交叉评阅。请各位指导教师根据员工毕业论文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严格把握标准,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员工不得参加答辩。
2.交叉评阅:各指导教师按下列安排进行交叉评阅,评定成绩,撰写评语,填写手册上的“交叉评阅表”,交叉评阅在5月7日前完成。
毕业论文(设计)交叉评阅安排表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指导教师  | 			交叉评阅教师  | 			指导教师  | 			交叉评阅教师  | 		
陈文波  | 			阮海波  | 			廖长荣  | 			穆星星  | 		
阮海波  | 			陈海峰  | 			肖天伦  | 			梁康有  | 		
陈海峰  | 			杨文耀  | 			温慧慧  | 			杨延菊  | 		
杨文耀  | 			向静  | 			穆星星  | 			郭仿军  | 		
向静  | 			陈文波  | 			梁康有  | 			尚云博  | 		
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杨延菊  | 			亢中琴  | 		|
指导教师  | 			交叉评阅教师  | 			郭仿军  | 			周虹君  | 		
杨守良  | 			雷明东  | 			尚云博  | 			周润珍  | 		
包宋建  | 			李 鹏  | 			亢中琴  | 			谭宇航  | 		
谭 菊  | 			周登梅  | 			周虹君  | 			任晓霞  | 		
李 杰  | 			杜西亮  | 			周润珍  | 			李艳琼  | 		
欧汉文  | 			夏继宏  | 			谭宇航  | 			颜永龙  | 		
邓 于  | 			申凤娟  | 			任晓霞  | 			张平磊  | 		
张 滟  | 			张 东  | 			李艳琼  | 			朱贤勇  | 		
雷明东  | 			高君华  | 			颜永龙  | 			付志坚  | 		
李 鹏  | 			李召红  | 			张平磊  | 			曾冲  | 		
周登梅  | 			曾令刚  | 			朱贤勇  | 			廖长荣  | 		
杜西亮  | 			胡勤国  | 			付志坚  | 			肖天伦  | 		
夏继宏  | 			张晓宇  | 			曾冲  | 			温慧慧  | 		
申凤娟  | 			肖绪洋  | 							 
 
  | 		|
张 东  | 			朱广宇  | 		||
高君华  | 			安春莲  | 		||
李召红  | 			罗昱文  | 		||
曾令刚  | 			徐勇刚  | 		||
胡勤国  | 			杨守良  | 		||
张晓宇  | 			包宋建  | 		||
肖绪洋  | 			谭 菊  | 		||
朱广宇  | 			李 杰  | 		||
安春莲  | 			欧汉文  | 		||
罗昱文  | 			邓 于  | 		||
徐勇刚  | 			张 滟  | 		||
四、答辩安排
1.总体安排
(1)答辩时间:2021年5月9日 下午2:30
2.答辩督导
公司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督查领导小组,由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主任石东平经理任组长,杨守良、包宋建为成员对5月9日全天的毕业实习汇报与第二次答辩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答辩注意事项
(1)要求参加答辩的员工务必带齐以下资料进入答辩现场,方可参加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纸质版4份
※答辩记录表
※答辩成绩评定表
(2)要求指导教师务必在答辩前完成评阅和交叉评阅,未完成评阅的不得参加答辩。
(3)参加答辩的员工如果要进行硬件演示或者仿真等,务必提前一天将硬件调试好,将答辩PPT拷贝到答辩电脑上。
(4)实验员要全力配合员工答辩工作。
(5)教学办负责整个答辩的照相和新闻发布。
4.答辩总体安排表(具体安排表见附件1)
组别  | 			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答辩教师  | 			答辩秘书  | 		
电子信类第1组 (24人)  | 			2021.5.9 下午:2:30-6:30 
  | 			格术楼B401  | 			组长:张晓宇 成员:杨文耀、张东、安春莲  | 			蒋飞鸿 秦 钱  | 		
电子信类第2组 (24人)  | 			格术楼B403  | 			组长:欧汉文 成员:杜西亮、包宋建、曾令刚  | 			夏 爽 张田密  | 		|
电气第1组 (24人)  | 			格术楼B404  | 			组长:廖长荣 成员:李艳琼、周润珍、肖天伦  | 			沈显凤 罗丽霞  | 		|
电气第2组 (23人)  | 			格术楼B407  | 			组长:杨延菊 成员:谭宇航、穆星星、任晓霞  | 			徐 婷 冉旭丽  | 		
注:具体分组名单见附件1(组长自行打印)
五、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审
(1)5月12日前,由各项目组组长组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审工作,按照附表要求撰写质量评审报告。
(2)5月18日前,学院组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审工作,按10%的比例向学院推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六、材料归档
1.毕业论文纸质两份(全套材料装订)、电子版一份(文件命名:学号-姓名-论文题目)(例如:201201010013-张三-论XX视角传播构建),指导老师于5月12日前交给各系系主任。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记汇总表-附件2(指导老师于5月12日前传各系主任汇总)
3.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教学办完成)
4.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报告(教学办完成)
注:答辩完成后,5月13日前,系主任将材料交教学办包宋建汇总。
附件:
1.各组答辩安排表
2.2021届本科员工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汇总表(指导老师填写)
3.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包宋建完成)
4.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报告(包宋建完成)
5.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总表(包宋建完成)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学办公室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5